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830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沪港通相关测试工作正有序进行,基本达到预期效果。9月中旬还将进行2次全网测试,沪、港交易所及结算机构将组织有关各方,针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技术系统,为沪港通正式启动做好准备。次日,港交所宣布沪港通首轮市场演习顺利完成,涵盖了所有计划演习场景,并计划于913日进行第二轮市场演习。预计十月份沪港通将正式推出。在沪港通即将上线之际,有媒体传出深港通已报批的消息。虽然传闻遭到官方否认,指出深港通仍处于研究阶段,并未报批。港交所主席周松岗也回应称不排除与深交所合作,但目前只有做好沪港通,才可能有制度基础与深交所,甚至是内地的期货交易所寻求合作。然而,嗅觉一向灵敏的资本市场已经嗅到了深港通的味道,关于深港通的讨论也热烈起来。沪港通都来了,深港通还会远吗?

深圳香港一衣带水,地理位置相近,产业结构类似,金融合作意愿强烈。早在今年年初深圳市政府的1号文件中就提出:探索建立深港交易通系统,通过联网交易等方式加速两地证券市场融合。 6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QDII2试点,逐步实现深交所与港交所的互联互通,创新发展两地同步上市的金融产品。因此,有地方政府的推动,两地交易所的合作,投资者的意愿,在沪港通之后开通深港通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大势所趋,只剩下时间问题。如沪港通于今年10月上线,经过半年左右的运行,监管层即可根据运行情况适时审批深港通的开通问题,再经过3-6个月的准备期,最快到2015年下半年深港通就有望开通。

但是,当前深港通的讨论应该从是否推出,何时推出深入到如何推出,如何设计的问题,如果深港通仅仅是沪港通的翻版,仅仅是分配一点额度,允许海外投资者投资深圳的主板市场,那么深港通就成为沪港通的翻版,没有体现出自身特色,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深圳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合作的潜力。深港通的特色在哪里呢?深港通的特色不在于主板,而在于深交所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以及港交所的恒生综合小型指数和创业板。在沪港通的设计中,可交易股票的范围上海交易所限制在上证180和上证380指数成分股,香港交易所限制在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的成分股和同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因此,沪港通主要以大盘股和蓝筹股为主。这一方面是由于香港的投资者群体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对大盘股和蓝筹股有着较多的偏好。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稳健性的考虑,大盘股和蓝筹股的估值比较稳定,避免沪港通上线后股票市场出现大幅度的波动。但是,如果深港通依然延续这种思路,那么深港通开通的意义将大打折扣。

深圳交易所以中小板和创业板见长,特别是创业板,于去年走出一个结构性的牛市,从705.34点一路最高上涨到1571.4点。截止目前上市公司387家,日均成交量达到100亿元人民币左右。反观香港创业板,虽然近年来有所起色,但是依然游走在主板的边缘,不管是上市公司数量还是股票成交量,都难言优秀。据港交所数据显示,在2005 年初香港创业板公司数量达到205 家顶峰之后,呈现下降趋势,2013年初降至179 家,目前共有201家。和主板市场相比,香港创业板成交量一直很小,远远低于香港主板市场。上周五829日收盘,香港主板市场成交量为813.3亿港元,创业板市场只有6.69亿港元。香港创业板的低迷和深交所创业板市场的火爆形成的鲜明的对比。

有反差才有合作的空间。在内地市场,小盘股及低价股不仅为中小散户所青睐,也常常为各机构投资者重仓持有,并构成了市场中的高估值群体。深圳交易所创业板估值很高,平均动态市盈率高达60倍左右,近百只创业板股票市盈率超过百倍。虽然市场对创业板的高估值一直心存疑虑,今年以来创业板股指忽涨忽跌,但是在这互联网经济下颠覆式创新的时代,投资者对创业板充满想象,市梦率的出现似乎也顺理成章了。香港与内地在市场投资主体,投资理念与市场结构上却截然不同,无论是主流资金还是中小投资者,其资金主要流向蓝筹股或指数成分股,包括香港创业板在内的很多小市值个股通常无人问津,成交清淡。这可谓是成熟,也可以称之为保守,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也失去了活力,将上市公司创新的动力消磨殆尽。但是,深港通将两个市场联通了之后呢,内地的投资者将到香港创业板寻找机会。香港创业板市场有很多股价在1港元以下、交投非常不活跃的仙股,如果内地投资者善于挖掘,其中或许还有很多值得投资的股票,让香港创业板股票摆脱无人问津的窘境。同时,香港投资者也能发掘深交所创业板中可挖掘的题材。同时,伴随着股票卖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让香港的投资者通过卖空为深交所创业板市场浇浇冷水也不是坏事。总之,如果深圳创业板和香港创业板互联互通,让两种风格迥异的投资群体产生碰撞,这才能扬长避短,互通有无,让深交所创业板成熟起来,让港交所创业板激情起来。当然,最终沪深港三大交易必将有大团圆的一天,内地投资者和香港投资者都可以毫无阻碍地交易三个交易所的所有股票。到那时,沪港通和深港通将失去存在的意义而成为历史,中国也将成为一个面向全球投资者的开放的资本市场。

话题:



0

推荐

何诚颖

何诚颖

618篇文章 4年前更新

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研究员(教授),国内著名金融证券专家,国信证券监事会主席、发展研究总部总经理,博士后工作站办公室主任。 2009中国青年经济学者优秀论文提名奖获得者,荣获2009年中国管理科学理论成就奖,改革开放30年中国管理科学理论成就奖,获世界金融实验室2004年度大奖,被评为2004年中国最具声望的100位证券分析师,2005年、2007年中国百名管理科学杰出研究者。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 》、《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等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10多部。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