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理财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现状、问题与发展路径
1 政策推动下大理财行业的竞争逻辑
自2012年5月份以来,中国的理财行业在政策的推动下,迎来了一轮放松监管、业务创新的革新浪潮。5月7日,券商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会后出台了券商的“创新发展十一条”。6月11日,保险投资改革创新大会在大连召开,13项保险投资新政(征求意见稿)出台。8月3日,证监会发布了《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宣布期货公司也将参与到大理财行业。11月1日,《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开始实施,公募基金获准参与类信托、私募股权投资等投融资业务。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并于2013年6月1日正式实施了。
在一系列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证券、保险、银行、基金和信托等理财行业之间的藩篱被冲破,混业经营的大门被打开,金融机构原本的牌照优势被打破,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全面竞争的大理财时代。客观地看,此轮的制度变革实际上只是监管的放松,从扩大投资范围、降低投资门槛以及减少相关限制等方面对理财行业进行政策上的松绑。松绑的目的,在于激发了各个理财行业的竞争意愿,以及推进金融业的市场化。
实际上,成熟国家的资本市场的主流就是大理财的行业竞争格局。只不过成熟国家采用的是从下到上,由市场各个主体充分博弈后内生形成的,而我国则是采用自上而下的强制性的政策安排来推动。基于美国、英国以及香港等几个典型的资本市场的情况,我们发现这些国家或地区对财富管理机构的业务范围并没有加以限制。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以及保险公司等都可以从事公募业务、私募业务和直投业务,但是这些不同的金融机构开展公募业务必须遵循统一的标准。
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层正逐步从政策上去推动理财行业的市场化,将基金、券商、保险和银行等机构放到同一个水平线上去竞争。这样做就意味着,以前存在严格进入壁垒的理财行业在未来将面临充分而激烈的市场化竞争。同时也迫使基金理财行业必须重新思考行业的未来,以及对公司进行重新定位。
2 基金行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基金理财行业的现状
自1998年至今,基金行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资产管理规模、持有人认可度、产品线维度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其运作机制、专业人才和监管框架成为推动中国理财市场发展的基本要素。这对于优化资源配置、繁荣资本市场以及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的基金管理公司为73家,管理的各类基金产品为1174只,所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达到27967.03亿元。股票性基金资产净值占比最高,为40.04%,混合型基金、债券基金分列第二和第三。
图1 历年发行基金个数、资产净值和发行分额统计(2007-2013)
资料来源:WIND数据库
图2 各基金类型的资产净值占比
资料来源:WIND数据库
2007年,在中国股市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公募基金发行的股票类资产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达到阶段性高点,其占比接近30%。从2008年开始,由于中国股票市场持续下行,基金理财行业整体业绩下滑,导致基金股票类资产占比数值下降。截止2012年末,公募基金股票类资产占国内A股市场流通市值的比重仍达到了7.57%。虽然占比数值有所下降,但是,基金业依然是对国内资本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机构投资者。
另外,随着基金业的发展,基金发行和管理的基金产品日渐完善和丰富,为投资者带来良好的长期回报增长,成为社会公众重要的理财工具之一。从基金业的业务结构来看,多元化发展趋势非常明显,特别是养老金理财和特定客户理财的业务规模在不断扩大。此外,从2008年开始,基金行业还开展了特定客户的理财业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基金理财的产品,并满足了投资者对个性化理财的需求。
经过近十五年的发展,基金行业作为资本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的标杆,具有专业的投资管理能力、良好的制度约束以及透明性。基金理财行业以价值投资为主的理念、理性的投资行为以及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有效地引导了市场的投资行为和方向,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市场“稳定器”的作用。
2.2 基金理财行业存在的问题
(1)基金公司的业务范围狭窄以及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长期以来,基金公司理财只能投资于股票和债券,过度依赖证券市场。基金公司投资范围狭窄,就容易使整个行业陷入“靠天吃饭”的困境。由于证券市场受影响的因素很多,一旦行情不好,基金业的处境往往就十分被动。在此情况下,基金理财行业的投资结构和策略在风格上日渐趋同。最终,投资者会失去选择基金产品进行理财的意愿。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到我国基金理财行业的发展。
(2)基金业销售渠道受限导致难有所为
由于银行占据着重要的客户及通道资源,基金理财产品的销售过分地依靠银行的销售渠道,这使得基金产品的销售受制于人。基金要想销售产品,必须向银行让渡收益。在众多基金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银行成为坐享其成的受益者。根据证券业协会的统计,近年来,在开放式基金的销售中,银行渠道销售的占比达到了60%以上。
(3)我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不合理
我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中散户占的比例很大,许多公募资金的资金来源都是银行储蓄存款。此类资金的持有者大多是散户,这就决定了该资金追求短线收益,频繁申购、赎回,会导致基金投资出现较大的波动性,不利于保护持有人的整体利益,也不利于基金业和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
(4)市场缺乏有效的风险对冲手段
对冲风险是金融市场投资主体用于投资保护的基本方式,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时间过短,许多市场制度并不完善。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工具体系。在此情况下,基金管理人就无法采用金融工具的反向操作来对冲风险,这严重地影响了基金管理者把控投资风险的能力。外部不可控因素一旦发生,基金又无法应对,那么基金投资者的损失就无法避免。
3 基金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3.1 基金行业迎来新的制度红利,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整体上看,未来三年对基金行业既是机会,也是挑战。2013年6月,《新基金法》正式实施,新法的实施为基金行业的发展打开了制度空间。制度上的修订完善,夯实了基金业发展的基础,拓展了基金业创新的空间。监管层从顶层设计着手,为大理财行业树立了新的行业标杆,这对理财行业长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与以往的制度设计不同的是,此次是变革既是机会,也是挑战。首先,中国的整个大理财行业的竞争加剧。随着制度性管制的放松,我国的理财行业即将步入大理财时代,基金行业不仅面临着自身行业的竞争压力,还要接受来自银行、保险、信托和券商等理财行业的挑战。其次,基金业产品的同质化僵局将被打破。随着行业内竞争的加剧,基金公司必然要迫使产品开发能力的提升,产品的单一化、同质化的境况无法持续。多元化、特色化是基金公司发展的必然阶段。最后,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投资回报问题将增加基金行业的压力。
3.2 新形势下多元化与差异化将成为基金业发展的主流战略
在《新基金法》实施的背景下,如何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拓展更多的业务,是基金公司亟待考虑的问题。从国外基金发展的历史来看,在美国和欧洲,基金业多元化发展早已形成,并且朝纵深方向发展。未来,多元化和差异化将是我国基金业的发展方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新基金法》的鼓励下,未来三年,基金将进一步向全能型、多元化和差异化的战略格局迈进。
基金业具有“强者恒强”的天然属性,大型基金公司具有先发优势,其不断利用自己的行业地位、规模优势、资金和人才实力持续扩张,在行业跨越式发展时期尽量多的夺取市场份额。许多大型基金将自己定位于全能型的财富管理集团,提供包括资产管理、财富配置、投资咨询以及养老规划等一系列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例如,南方基金在未来将把自己的公募业务定位在两个方面:一是重点打造固定收益类产品这一传统强项,巩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二是通过工具型产品,缩短与同行业领先基金的差距。除此之外,南方基金还将借助专户、子公司以及香港子公司,进一步完善产品线,提供多元化产品,力图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需求。对于小规模的基金,由于缺乏各类资源,同时又处于大基金挤压的不利地位,其发展战略必然会向差异化方向发展。目前,不少小型基金公司的非公募业务早已超过了大型基金,这些小型基金为自己赢得了细分市场。从目前来看,在市场转型的情况下,如何切入新的业务领域,如何整合有限资源并尽快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对于小型基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差异化竞争是众多基金不可逾越的阶段,基金公司的牌照已经不稀缺了,放开了发展空间并不意味着能活得更好,如何存活下来才是重要的。目前基金业一个大问题就是产品同质化严重,主要表现在产品、渠道和策略的同质化。因此,只有实行差异化战略,只有在产品创新、投资规模、投资业绩和营销手段等方面与其他基金具有差异性,才能形成基金自己真正的品牌。未来三年,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形成将成为基金公司胜出的关键。
3.3 基金合并形成趋势,有助于打开创新空间
目前,维持一个小基金的运营需要很高的成本,如果只收管理费是很难维持日常运营的。在《新基金法》实施之前,基金公司的牌照因为其稀缺性还具有一定价值的。但是在新法实施后,基金公司就没有动力来养活这些小基金。可以预想,未来基金公司间的竞争将愈发惨烈,如果无法维持自我运营,小基金的合并势在必行。如果将几只小基金合并,就可以将其设计成一只母基金,或者伞型基金,这样就有助于基金创新空间的拓展。
以基金中的基金(FOF)为例,之前FOF属于银行和券商的理财产品,现在则成为了基金行业中的一员。目前,国内大型基金对FOF抱有更大的兴趣,这些大型的基金拥有丰富的产品线,有许多合适的产品可供选择。因此,国内FOF的发展可以考虑先以内部基金为投资标的。FOF的推出确实在公司经营、产品设计和规模增长上为基金公司打开了创新空间。
3.4 基金公司上市为基金新业务的发展提供条件
未来三年,基金公司上市很可能成为现实。目前,管理层明确允许基金公里公司采用股份制,并且取消了对持股5%以下股东的行政审批。2013年2月,监管层首次表达了对基金公司上市的支持,提出支持包括基金公司在内的,符合条件的财富管理机构上市。
基金公司的注册资本金相对比较小,加上整个资产管理行业发展了许多新业务,但这些业务基本上属于资本消耗型。基金公司通过上市,可以获得融资以发展更多的新业务,同时,也为公司未来的股权激励提供实现的条件和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基金公司也认为,公募业务方面没有上市的必要,只有资本消耗性的业务才有必要上市,例如平台融资、资金需求等业务。同时,由于基金公司长期受到保护,要适应市场化的竞争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基金公司业务单一、产品同质化严重。而旁支业务的发展也不甚理想,因此,基金公司上市存在一定的难度。尽管如此,基金公司的上市之路依然值得期待。
3.5 基金业“渠道困局”, 未来喜忧参半
2013年6月,《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开始实施。新的办法明确各类基金代销机构的准入标准,有利于建立多层次的基金销售体系。该办法明确规定了商业银行、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和专业基金销售公司可以申请基金代销业务资格,从法规层面拓宽基金销售渠道创造了条件。然而,新规实施后,未来三年基金公司的销售谈判话语权能否提升尚且值得怀疑。
除了与银行谈判的难度增大之外,未来上柜销售的新基金的数量可能比较多。同时银行自身也要销售理财产品,所以新基金想在首次募集就获得可观的资金会显得比较困难。虽然新办法中规定,基金的销售可以直接与银行分支机构进行谈判,但是银行总行是否愿意把谈判权下方给分行和支行也是值得疑虑的。另外,新办法增加了基金销售收费的项目,这可能使得银行有理由收取更多的其他费用。
虽然如此,至少管理层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证监会也一直在努力增加基金产品的销售渠道,这也许是值得期待的。但未来三年,基金“渠道困局”可能依旧无法缓解。
4 总结
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管理层对金融业实施加强管制、放松管制的政策,同时配合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这无疑将促进金融产品的创新,拓展资产管理业务的边界。未来中国整体资产管理的规模上涨应该是很快的,这不仅仅是由于企业和个人财富的增长,也来源于通货膨胀的持续,整个大理财行业的前景是值得期待的。
政策放开以后,混业经营的大门已经打开,金融机构的牌照优势也被打破,这必将是一个重新洗牌的时代,也将是一个激励竞争的时代。“潘多拉盒子”已经被打开,对于基金理财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接下来所可能发生的一切都取决于基金行业如何去应对。但不管怎样,参与竞争、加速转型以及培育核心优势,应该是基金理财行业未来难以回避的命题。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