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反应消费需求的CPI和PPI指数下行,净出口受人民币升值和欧美经济的严重影响,反应政府投资基础的财政收入的高速增长将进一步打击中国的内需经济。总体来看,在内需无法带动经济转型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将步入寒冬。
CPI、PPI和M2
10月份 CPI通胀率下滑至5.5%,与上月相比出现了0.6个百分点的下滑。在过去一年中推动CPI上升的食品和居住价格同比上升了11.9%和4.4%,与上月的13.4%和5.1%相比,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CPI环比仅上升0.1个百分点,明显低于上月的0.5%,这也表明潜在通胀压力正在明显减轻。同时,10月食品价格环比下降了0.2个百分点,也表明CPI上升的主要推动力将进一步减弱。
10月份PPI通胀率下滑至5.0%,与上月相比骤降1.5个百分点。PPI指数大幅度的下滑,主要是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以及境内铁矿石价格暴跌的影响,这表明中国面临的输入型通胀压力正在明显减轻。由于PPI一般而言领先CPI指数的走势,未来的几个月,CPI将继续走弱,未来两个月的CPI将低于5%。
10月末广义货币增长12.9%,低于9月的13.0%,更低于8月的13.5%,货币政策从总体上趋紧。面临着通胀下降,但经济增速却因为外界形势不明朗和房地产市场降温等因素可能迅速下滑的大环境,从紧的货币政策,将会使得中国经济放缓,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打击中国的出口。
进出口
10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2979.5亿美元,增长21.6%。其中出口1574.9亿美元,增长15.9%,这一增速不仅低于9月的17.1%,并创出8个月来的新低。同期,进口则表现强劲,实现进口额1404.6亿美元,增长28.7%,也高于9月增速约8个百分点。10月份我国对美国出口增速为同比13.8%,略高于9月份的11.6%;对欧盟的出口增速从9月份的9.8%降至7.5%,对日本的出口增速也从21.6%降至19.6%,出口形式极其严峻。
仔细分析造成出口形势严峻的因素,可以将其归结为外需疲弱、企业经营困难和人民币升值,而日益抬头的贸易保护倾向更加剧了出口增速的下滑。当前欧美主权债务危机,不仅通过公共债务市场,而且通过银行市场、外汇市场,波及全球经济,并通过出口影响我国的实体经济。自希腊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对欧盟的出口增速从2010年1月的46%大幅下降到2011年10月的16.3%,对美国的出口增速也从2010年1月的56.6%下降到今年10月的14.6%。欧美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市场,欧美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必然影响我国的出口需求。同时,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加大,会弱化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国内劳动力成本增加,紧缩政策导致融资成本持续上升,也使中小型外贸企业经营困难,影响其外贸出口。在全球经济疲弱之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更加剧了出口增速的下滑。因此,外贸出口作为推动中国经济的一架重要马车,已经显示动力不足。
政府税收
10月份,全国财政收入9188.34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328.03亿元,增长16.9%,至此全年的财政收入已经超过十万亿大关。财政收入相较2007年的财政收入已经翻番。财政收入以GDP两倍以上的速度增长,每年都出现大量超收。
由于现行分税制的财税体制,地方财税部门有着不小的收入压力,只能采取加大征管力度等手段实现收入的增加,客观上造成了财政收入持续的高速增长。今年财政收入增长更加明显,和房地产调控之下土地财政无以为继不无关系。由于今年地方政府卖地收入普遍大幅减收,而为了实现收入的增长,加大主体税种的征收力度成为必然选择。但是由于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多为中央和地方的共享税,而土地财政完全归地方,这样一来地方财政要实现相同的收入增长,税收总量上就要增长更多,客观上造成全国财政收入的更快增长。
目前财政收入的增势,已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成果的反映了,其中有不少人为因素的推动,因为从这些年来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财政收入并不具备这样的增长基础,特别是中小企业,不仅受到融资难的制约,而且受到税负重的影响。照这样的增势发展下去,财政与经济的关系将受到破坏,财政对经济将产生干扰和破坏。连续不断的大幅超收,已使预算的刚性越来越差。这主要表现在,财政收入的增长已失去了预算的控制,财政支出则在收入的无度增长下变得随意性很强。财政收入的无度增长,必然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预算没有刚性,国家出台的帮助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减税政策将难以落实。
中国经济寒冬将至
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只有两驾在推动。一个是政府投资,一个是进出口。但是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下,并且欧美经济低落,欧洲债务危机,美国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中国靠出口的马车已经力不从心。同时,政府投资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也是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加大政府投资意味着更多财政收入,而更多的财政收入及其远远高于GDP的增速,将意味着中国企业经营环境的急速恶化,从而大大降低企业员工的可支配收入,深重打击着依靠内需推动中国经济的美好愿望。
当前CPI指数的下降趋势,决定了为保证短期宏观经济的稳定,央行极有可能在未来放松货币政策,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同时考虑到中小企业税负过重,为减轻其税负,央行很有可能对中小型银行大幅调降准备金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对冲外需以及内部投资下滑的风险,配合以相关为中小企业减负的财政和税收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但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必将难以控制刚刚下滑的CPI指数,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通胀压力必然存在,这将会打击中国的内需增长。
然而只有中国的内需增长才是真正可以自发带动中国经济走出困境的根本方法。遗憾的是,这驾马车从来就没有机会启动。在国内滞涨和人民币升值压力下,中国无法自己走出经济增长的怪圈,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必将带领中国经济步入寒冬。与此同时,由于中国投资渠道狭窄,在企业经营化境恶化的同时,房地产受到政策打压,逃离楼市和企业扩大经营的闲置资金,无疑会伴随货币政策的宽松流入A股市场,预计未来,央行一旦放松银根刺激经济增长,势必伴随着A股市场的启动。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