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一、数字货币摸高回落,缘起ICO监管收紧信号

929点左右,火币网比特币价格突破32000整数关卡,最高达32350元,刷新历史新高;同时,莱特币站上593元历史高位;以太坊虽然没有突破历史新高,但币价也达到了2530元。不过好景不长,随后各类数字货币价格开始连续下跌。火币网比特币价格在9222点左右跌至28580元反弹后再遭遇一波连续下跌,跌至27577元后方显反弹迹象,目前又现颓势。莱特币、以太坊也同样遭遇一轮暴跌,经过反弹后再入下滑通道。

 

数字货币分时图(60分钟)

资料来源:火币网https://www.huobi.com/

 

由于近期监管部门对ICO发出收紧信号,投资者意识到市场的风险和泡沫化严重,用户逐渐回归理性,大量资金从ICO市场回归到主流数字货币中,导致各类数字货币频频创出新高。

紧接着的此轮数字货币暴跌则很大程度上归咎于部分ICO平台暂停服务。830日,ICOINFO宣布暂停一切ICO业务;93日,另一国内知名ICO服务平台——ICOAGE也发布了暂停服务的公告,称此次暂停服务是为了配合最新的政策进展,严格遵循中国政府的法律法规要求,防范可能的风险。

二、ICO爆红之后的乱象丛生

所谓ICOInitial Coin Offering),即数字代币首次公开发行,是一种用数字代币投资早期项目的方式,类似于现实世界中的IPO。具体来说,项目发起方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发行初始代币的方式获得融资,不过初始代币不能用法定货币(人民币、美元等)购买,因为这违反了各国关于融资的法律法规,投资者需要使用比特币、以太坊等流动性较好的数字资产购买。

1ICO的疯狂

ICO项目涉及诸多领域,即使项目具体信息介绍很简单,动辄上千万元的项目也能在数小时内便可以完成募集。部分普通投资人也眼红不断进场,在某种程度上点燃了投资者在ICO项目上的热情。据火币区块链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ICO的全球总投资额约为18亿美元,仅中国ICO投资额就接近26亿元人民币。

2ICO爆红的原因分析

与区块链和当下的热门进行捆绑。ICO项目的名头往往大而空,诸如“全球首个区块链搜索引擎”、“基于区块链的全球自由内容娱乐体系”、“基于区块链的大数据征信平台”等,但一旦它们与“区块链”、“去中心化”、“比特币”等结合起来后,就会产生很“酷”、很“高大上”的错觉,造成大部分人“听不懂的要投,看不懂的更要投”。

存在代币的二级市场交易。有了二级市场,参与者可以在获得代币后在市场上快速卖出。而大多数代币的最初上市价相较认购价出现数倍涨幅,使得参与人根本不在乎项目本身靠不靠谱,只要代币上市升值就转手卖掉进而获利。

一夜暴富的示范效应。发行方大力鼓吹“项目未来很有可能像比特币一样值钱,哪怕没有比特币值钱,价格翻个好几倍也不是问题。”ICO的致富捷径让什么也不懂的“小白”也纷纷摩拳擦掌,不管不顾地火线入场。

3ICO现“坐庄”骗局

但是这种被太快点燃的热情也导致ICO领域的“浑水摸鱼”。典型的“坐庄”骗局由作为庄家的发行人与发行平台联合行骗,庄家持有大量份额,以大量资金运作使得价格暴涨,待ICO完成、散户资金进来之后,庄家出售自己持有的份额赚取差价。

发行人只是想利用人们对数字货币生态的新鲜和兴奋感,借助社交媒体来进行推广宣传,并抓住目前市场缺乏可强制执行的监管的时机进行诈骗。一旦融到资金后,那些在白皮书中承诺的计划根本不会落地。有的项目甚至连项目说明书都没有,仅凭发起人的个人影响力,就开始拉微信群进行打款。近日有关ICO跑路、虚假融资等消息在币圈和链圈内快速传播,甚至开始流传三天收完钱、平台就跑路的案例。

三、ICO火热引警惕,多部门就ICO风险发声

1ICO项目风险

恶意集资诈骗风险。目前很多ICO的受众除了认为这个东西可以挣钱之外,大都是对ICO、区块链、比特币等一无所知的民众,早就已经超越了“极客”和风险投资这个圈层,一些不法分子很容易利用ICO来达到集资诈骗的目的。

项目本身风险巨大。很多ICO项目尚停留在PPT阶段就匆匆募集资金,缺乏调研和可行性研究,失败的概率远远大于成功的可能,投机者要选择在失败消息传出来之前脱手,才能“博彩”赚钱。

存在监管盲区。ICO没有任何权威的第三方介入,资金风险巨大,跟股票市场的IPO备案、风险控制和信息披露制度都相距甚远,ICO信息是完全不对称的,对投资者严重不公平。

2ICO风险提示接踵而至

8月下旬以来,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上海金融信息行业协会和上海区块链技术联盟等相继发布关于ICO风险的提示,称部分区块链应用以ICO名义进行筹资的项目失败率高,标的流向难以监控,且存在通过ICO进行传销、诈骗等活动,可能涉及洗钱、非法集资等法律问题,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并形成了较大风险隐患,呼吁社会各方予以回避并加强监管。

91日,央行主管媒体金融时报援引监管人士称,“ICO基本上就是非法集资,建议尽快取缔。”本应在92日举办的“2017DACA区块链国际高峰论坛”也被紧急叫停。

不仅是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监管层也接连对ICO发出预警。

四、ICO监管亟待加强

ICO的设计初衷,原本ICO参与人和VC投资人一样,要经过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等待项目落地,才能享受权益。然而实际上,如今的ICO并非真正的ICO。央行相关人士研究了大量的ICO白皮书,得出的结论是:90%ICO项目涉嫌非法集资和主观故意诈骗,真正募集资金用作项目投资的ICO,其实连1%都不到。

从趋势上看,ICO融资模式是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效率更高,更适合初创型企业;从实质上看,ICO应该算是比特币之后区块链技术的又一大突破性创新。但合理并不意味着就会良性发展,如果不受到监管,将存在巨大的社会风险。因此,对ICO的监管应区别对待,宜疏不宜堵,既要严打金融犯罪,又要对合理的项目予以一定包容性。

在金融科技扑面而来的今天,面对花样百出的新金融业态,依旧是考验着监管层的课题。ICO目前参与者和金额还没有达到P2P网贷的程度,如若ICO的恶性发展不受控制,相信监管层也是绝对有“一刀切”的魄力的。

话题:



0

推荐

何诚颖

何诚颖

618篇文章 4年前更新

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研究员(教授),国内著名金融证券专家,国信证券监事会主席、发展研究总部总经理,博士后工作站办公室主任。 2009中国青年经济学者优秀论文提名奖获得者,荣获2009年中国管理科学理论成就奖,改革开放30年中国管理科学理论成就奖,获世界金融实验室2004年度大奖,被评为2004年中国最具声望的100位证券分析师,2005年、2007年中国百名管理科学杰出研究者。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 》、《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等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10多部。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