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介绍

201735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是我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2017325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在海南博鳌和广东省委副书记、广州巿委书记任学锋会面,主要讨论两方面,一个是香港和广州如何可以一起做好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提出的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巿群的规划工作;第二方面,就是香港和广州如何可以一起走出去,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动五个互联互通。随后在4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林郑月娥。李克强表示,今年,中央政府要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将推出内地和香港之间的“债券通”,目的是进一步密切内地与香港的交流合作,继续为香港发展注入新动能。

都市圈经济的最大价值是龙头城市对周边经济发展的辐射,湾区经济最大的不同之处则在于城市间的同质化:即不同城市发挥不同职能,使湾区内部的城市边界消失,湾区整体实现共同发展,正如粤港澳大湾区所对标的旧金山大湾区。珠三角各城市的定位明确且各司其职的特点,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天然有利因素。尽管湾区打造规划尚未明确,但在市场自由竞争的背景下,珠三角九市和港澳两大行政区早已有明确的互补型发展定位:一方面,广州是政治、文化、商贸物流和交通枢纽中心,深圳是高新科技和区域金融中心,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中转港和国际物流中心;另一方面,湾区西岸的佛山、中山、江门和珠海重点发展了装备制造业和轻工业,湾区东岸的东莞惠州则承接了深圳外溢的电子和信息产业。湾区内各城市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是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事实上,“粤港澳大湾区”从学术界的讨论到地方政策的考量,再到国家战略的提出,已历时20余年。早在1994年,时任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吴家玮就提出,对标旧金山,建设深港湾区;本世纪初,广州率先提出,依托南沙港,对标东京湾区;2014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首现“打造湾区经济”;20153月,“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指出,“要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201511月,广东“十三五”规划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20163月,国务院提出“携手港澳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直到20173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

相信随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策的出台和具体措施的实施,粤港澳地区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各自所在不同行业的比较优势将会得到发扬,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有益的促进。具体地,我们应该关注以下行业的投资机会。

 

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投资机会

1、交通基础设施对接

互联互通是城市群发展的第一步,大湾区的发展中最先受益的必定是基建地产相关的产业链粤港澳湾区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加强,逐渐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形成辐射国内外的综合交通体系在大湾区规划的前期阶段,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会先行,为后阶段更密切的合作与交流做足准备。

2、湾区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带来的海洋和港口运输及服务行业的投资机会

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拥有世界级的海港群,其中深圳、广州和香港的商业港口规模最大,为2016年世界十大港口:深圳港(全球第三,2420万标准箱)、香港(全球第五,1946万标准箱)、广州港(全球第七,1762万标准箱)。随着粤港澳三个地区的合作与融合,相信其在全球贸易中将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有利于该地区的贸易发展,港口运输和服务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3、科技行业的加速发展

广东珠三角地区的民间资本充沛,在整体投资中占比较高,同时该地区创新科技公司层出不穷。广东、香港和澳门本身各自的经济科技都处在较高水平,随着粤港澳湾区的形成,科技交流将更为方便,资金与人才、科技也将更加高效的结合,科技行业有望再创繁荣。

4、环保、旅游、教育以及居民服务等服务行业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粤港澳大湾区将提供优质生活服务,社会民生将在此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湾区附近海湾众多,给该地区带来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湾区的进一步发展有望打造国际化教育高地,完善其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把粤港澳大湾区建成绿色、宜居、宜业、宜游的世界级城市群。

话题:



0

推荐

何诚颖

何诚颖

618篇文章 4年前更新

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研究员(教授),国内著名金融证券专家,国信证券监事会主席、发展研究总部总经理,博士后工作站办公室主任。 2009中国青年经济学者优秀论文提名奖获得者,荣获2009年中国管理科学理论成就奖,改革开放30年中国管理科学理论成就奖,获世界金融实验室2004年度大奖,被评为2004年中国最具声望的100位证券分析师,2005年、2007年中国百名管理科学杰出研究者。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 》、《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等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10多部。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