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日,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制定并印发了《加强信息共享促进产融合作行动方案》。对于有关《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以及国家重点发展的智能制造装备、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新材料等领域符合信贷条件的重点企业,要加大支持力度。这一重大信号旨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中国制造2025》加快实施,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持续落实2月份央行、发改委、银监会等八部委发文金融支持工业政策的进一步体现。
结构性改革持续发力,国家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等方面正全面布局。一年之计在于春,2016年的全国两会洋溢着改革的气息,新常态,新变化,中国经济稳中有进,尽管增速下行但新兴动力加速培育;新征程,新力量,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尽管挑战多多但转型升级方向不变。此时三部委印发促进产融合作“22条”,可以有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达到引导产业与金融协调发展、互利共赢,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目标。2016年以来,“中国制造2025”将工业强国梦的浪潮推向高峰,“一带一路”为代表的新区域战略持续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等不断取得新进展,而这些都需要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持。可以看到,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接轨“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突破传统发展瓶颈、寻找新的增长动力,获得价值重估,将成为“十三五”期间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议题。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尤其是制造业可在有效的政策环境下通过金融创新来拉动产业平稳发展。目前,中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的新常态之下,供给侧改革将是“十三五”改革的全新路径。供给侧改革意味着要改造旧动能,培育新动能,其中的关键是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和融资渠道,为以智能制造为代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产和应用注入动力,是制造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虽然自2014 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启动降息降准试图通过降低实体端融资成本来拯救实体经济,但成效不明显,宏观经济数据不理想,实体经济继续探底。要想实现真正的产业转型和升级,金融对实体的支持作用必不可少。由于智能制造及应用初始投资大,因此更需要完善的金融服务来提高智能制造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应用普及以及商业模式的转型。其中,银行贷款仍然是企业最大的外部资金来源,金融机构有责任加大对制造业的贷款支持力度,特别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尚待完善。通过调查和访谈,中小企业普遍表示其银行贷款可得性往往比大企业低,而贷款利率却明显偏高,融资渠道缺乏、债务融资成本过高、智能化升级项目投资大、回报期长等原因,成为部分中小企业推迟或放弃智能化升级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关键在于市场化机制主导下的产融结合,推动“中国制造2025”,金融改革深化是必要条件。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必然会有一个融合的过程。这种融合,在宏观层面有利于优化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控效果,微观层面有利于产业资本的快速流动,提高资本配置的整体效率。此次《行动方案》共22条具体措施,包括要建立融资信息对接清单、产融信息对接服务平台,明确要“坚持分类措施,加大精准支持”的原则,“注重分业指导”,以做好金融服务。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支持方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完善产业链金融服务等措施,为相关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预计,未来中国的融资环境将呈现以下几种趋势:
首先,积极实施差别化的信贷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提质减量”,提供有效供给进而匹配市场需求。在此次《行动方案》所提出的22条具体措施,其中第一条就明确,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及时汇总纳入政府支持、有融资需求的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并结合产业政策、产业发展方向、产业规划布局等对企业融资需求进行分析、评估和筛选,形成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融资信息对接清单,从而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提供参考。
其次,创新融资方式的日益多元化。目前,“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已经确立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在内的十大重点发展领域,因此相应的领域将会在“十三五”期间率先形成众多的投资机会,衍生出众多的融资平台。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5年末政信信托余额为1.35万亿,相比2014年末增加14.40%,信托产品投向融资平台的规模增加。此外,央行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为2.51万亿,这其中大部分贷款流向融资平台。因此,现阶段《行动方案》鼓励企业采用企业债券、资产证券化等多种融资手段,探索推进产融对接融合,将有效盘活制造企业巨额存量资产,提高存量资产的流动性和透明性,通过多元化的股权提升资本运作效率、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资产配置和结构,助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
第三,降低融资成本、缩短融资链条、发展直接融资。在国家实施资本市场调控缓解企业融资压力的情况下,传统制造业融资的机会已经来临。2013 年国务院发布金融十条,2014 年国务院发布旨在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39 号文,一系列相关文件的发布说明国家已经充分意识到企业融资成本高是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转型升级的突出问题,正采取切实措施支持企业发展,措施包括调度货币信贷总量的供给、提高贷款审批效率、整改金融机构不合理收费、缩短融资链条、发展直接融资等。随着“十三五”规划渐行渐近,针对“中国制造2025”的相关配套政策也将陆续出台。
总体来看,“十三五”期间将是中国人均GDP迈向1万美元大关的重要时期,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进入中后期阶段,经济稳增长的基本格局不变,经济年均增速保持在6.5%以上。而中国在公共领域和新兴制造业领域的投资仍具有很大空间,目前宏观政策应致力于消除产出缺口,维持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从央行、工信部、发改委、银监会近期的一系列动作来看,货币政策宽松方向不变,而定向货币政策的作用仍将放大。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