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9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为6.71,至此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攀升337个基点;9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6936。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再创新高……然而,近期人民币的升值仍无法缓解来自外部的压力,关于人民币汇率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指责仍在继续。美国众议院9月29日以348比79的投票结果通过《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旨在对所谓低估本币汇率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这一做法被认为是近期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的体现。

一、《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的历程回顾

去年5月,美国民主党众议员蒂姆、瑞安等议员提出所谓《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这项法案试图修改美国贸易法,以赋予美国商务部更大权限,使之能够在特定条件下把所谓“货币低估”行为视为出口补贴,进而对相关国家输美商品征收反补贴税。

近来,随着美国中期选举的日益临近,面临国内经济持续不振和就业形势疲软,美国一些官员或国会议员近期再次挑起人民币汇率问题,企图将人民币汇率作为美国经济不振的代罪羔羊。人民币汇率问题由此再次成为国际瞩目的焦点。

93名美国众议员于9月13日联署致函,敦促众议院议长就人民币汇率相关法案安排投票;15日和16日,美国国会就人民币汇率问题举行两场听证会,在接下来的数周内,还举行系列听证会以评估是否采取行动或采取何种行动应对中国的汇率政策;美国总统奥巴马9月20日称,中国“未尽全力”解决人民币问题,并称美国将先于世界贸易组织(WTO)对中国采取更多制裁举措。奥巴马这一表态令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的态势继续升级;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于9月25日批准了针对中国汇率问题的一项法案,根据这项法案,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币值被认定为“被人为低估”,美国政府有权对来自该国的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

纵观这份6页新法案,“被低估”成为整个法案的关键词。简单地说,该法案与中国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以提振出口的指控有关。如果这一法案同时获得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就可以赋予美国对中国额外征税的权利。而这将成为美国国会历史上针对人民币汇率采取的最高规格的立法行动。

《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的“根本上被低估”的货币

在为期18个月的时间内,

如果一国符合以下标准,那么该国货币将被美国认定为“根本上被低估”的货币:

1 一个国家的政府长期且大规模地至少对一个外汇市场进行了干预;
2 一个国家的“实际有效汇率”至少被低估了5%;
3 一个国家的全球经常账结余数额巨大且这种状况长时间持续;
4 一个国家政府持有的外汇储备资产超过未来12个月偿还债务所必需的数量,或超过该国货币供应量的20%,或超过该国此前四个月的进口总值。

二、法案之实质:将人民币汇率作为美国经济不振的替罪羊

以美元为核心的世界金融秩序仍在左右着各国的经济运行,较之以往,美元在享有国际货币利益的同时却可以不承担与黄金挂钩的责任。此次美国政府再次挑起人民币汇率问题,逼迫中国在汇率问题上作出更多让步。实际上是希望中国帮助解决美国自己的出口问题,同时减轻其对华的债务压力,从而为美国经济的复苏提供动力。具体体现在:

(一)利用汇率变动偿还债务

战后的美国虽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额财政赤字却依然能保持经济状况稳定,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元的霸主地位。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初的1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到如今黄金价格飙升到1盎司标价950美元,美元贬值了27.14倍,即当初的1美元到如今仅剩3.6美分。美国利用汇率变动为其过度负债大额买单。美国可以向全世界举债,但其偿还债务却是不对等的或者干脆是不用负责任的,因为它向别国举债是以美元计值的,利用汇率变动造成美元贬值,既可减轻其外债负担,同时又可以刺激出口,改善其国际收支状况。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和2005年至今的中国就是有力的佐证。

伴随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成为世界外汇第一储备大国,也成为美国的第一大债权国,美国利用汇率变动,迫使日元升值,短短几年间,日本不仅失去所有购买的美国资产,而且还导致国内经济进入长达十年之久的停滞期。如今的中国正在步日本的后尘。

从2005年中国第一次启动汇改时,美国政府就表示人民币应该升值20%,在中国重新启动汇改后,美国又提出了20%-40%的目标,美国政府一直在通过自己的暗示提前为市场设置人民币将长期升值的预期。但是这些预期都是为中国经济所不能接受的。即使人民币对美元只升到6.5,中国的国企也会遭遇到巨大的威胁。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约为2.4万亿美元,其中70%以上以美元形式储备,成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同时也是美国的第一大债权国。如果人民币对美元每升值1%,中国的外汇储备就将产生约168亿美元的损失。如果人民币对美元最终如美国所愿升值40%,那么中国外汇储备将损失约6720亿美元,也就意味着中国所持美国国债的80%就此消失。

(二)利用美元杠杆输出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在国际间传导时并不对等:当别的国家和地区发生金融危机时,很难传导到美国(如1994年爆发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而一旦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就会迅速传遍全球,本轮发源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大危机就是有力的佐证。究其根源在于美国是世界主货币,它具有蓄水池和排水池的功能。当其他国家和地区爆发金融危机时,必然导致其股市暴跌、银行体系坏损、本币贬值,这时它会传导到贸易、资本关联国,而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则表现坚挺,美国成为世界游资的避风港,充足的流动性使其轻而易举地阻断危机向美国本土传导。然而,一旦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出现银行倒闭、股市狂跌、资产价格大幅缩水等情况就会立即把关联国银行和世界股市拖向深渊。除此以外,美国在转嫁金融风险的同时还能获得相当的财富。比如1970年代美元对马克,1980年代对日元,本世纪初对欧元的货币贬值,都是美国借助于其盟国分担国内经济问题的例证。

一直以来,美国政府的长期战略就是对可以在制度和信心上对美元形成挑战的国家货币进行打击。通过预设某国货币升值,加速热钱涌入炒作这种货币快速升值,其后再在热钱撤退过程中造成这种货币极度过剩,最终迫使这种货币严重贬值、丧失信誉。法案的提出正是美国此战略意图的体现。截至8月末,中国外汇占款余额达21.04万亿元人民币,仅8月新增占款就比7月增长42%。如果外汇占款中仅一半是作为“热钱”进入中国,那么人民币若对美元升值40%,热钱在流出过程中只需要实际支付约13万亿元人民币就可以将此笔外汇占款全部撤出。而中国国内却被迫要消化掉这一出一进剩下的约8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这将给中国经济带来不能承担的通胀压力。而这还不包括热钱在进入中国市场后炒作获利对中国通胀的推升。最终美国对人民币汇率的快速推升将导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受挫或者中断,或跌入谷底。而象征国家信誉的人民币也会因为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而出现暴跌,从而使得国家信誉受到损伤。

(三)小结

在全球性的市场经济中,汇率的波动完全是由市场决定的。人民币的升值,与美元与欧元的贬值,是由自身的经济实力所造成的。欧盟与美国经济的复苏困难决定了欧元和美元走弱,目前欧元和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并不是经济正常状态下的结果,欧盟和美国不能以自己的经济困难为借口来要求中国去承担他们创造国内就业的成本。

此法案的提出,试图用经济手段解决本国的政治问题,弊大于利,其无助于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也解决不了美国国内储蓄率过低、借债消费和失业等问题。

三、法案之前景分析:闯关成败尚存变数,影响深远

在距离至关重要的中期选举只有几周时间的情况下,就一项重大政策议案进行表决,这在美国政坛上几无发生。尽管众议院匆忙通过这项法案,但该法案要最终生效还需参议院通过,并送交奥巴马签署。由于美国国会即将举行中期选举,参、众两院面临改选,该法案能否最终闯过这两关仍存诸多变数。

法案若能顺利通过,其在给中美双方造成重大损失的同时,将使双方争斗蔓延至贸易之外的领域,从而损害更广泛的中美关系,产生世界性的影响。

(一)全球汇率战愈演愈烈

更广义范围来看,人民币升值压力并不是中美之间的孤立事件,而是后危机时期全球各种货币的博弈战。经济危机发展至今,一场国际汇率战争已经在全球不平衡复苏的格局中悄然展开。

在国内政策对需求提振乏力的形势下,让货币贬值从而促进出口,这种简易策略成为有助于解决经济长期低增长、失业率居高不下以及有限的政策有效性等艰巨挑战的方法。因而,乐见本国货币贬值的发达国家与不愿让货币大幅升值的新兴经济体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导致了后危机时期国际汇率的日益紧张。

总体来看,全球竞相压低本币币值的行为会给全球经济造成混乱。当每个国家都为了压低本币汇率而干预汇市、由此产生一种竞争氛围时可能会造成混乱。鉴于全球经济复苏势头疲软,各国央行也许有理由向定量宽松趋近,以寻求进一步加大货币供应。如果各国在国内货币市场这么做(而非通过干预汇市)效果要好得多。然而就目前而言,各国无法达成协同一致,不可能同时贬值,因而更多的竞争性贬值行动或将引发汇率出现剧烈和破坏稳定的波动。

(二)加剧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

各国加紧压低本币币值是为了保证出口,提振经济,但这看似初衷良好的行为不仅会扰乱市场稳定,更会加剧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人民币汇率不是造成美对华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也不是解决美国就业问题的“钥匙”,迫使人民币升值并不能解决美国的贸易赤字和就业问题。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的第三大出口市场。一旦法案通过并生效,中美之间很可能会爆发大规模贸易战。目前中美经济相互依存度非常高,加之中国又持有巨额美国国债,贸易战的后果是双方都不能承受的,并会超出两国范围、波及全球。

无论是生产链还是贸易链的重建,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加上中国制造业规模庞大,一些发展中国家并没有能力迅速承接,因此,美国的消费者、相关服务业以及跨国公司的利益将大受影响。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贫穷的国家也会因人民币升值而受到损害,因为其经济增长绝对依赖于中国经济的增长。目前中国对美国、欧洲等有顺差,但对日本、韩国有逆差;加工贸易有顺差,但一般贸易有逆差;出口恢复性增长很快,但进口增长更快。

(三)对中国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压力并不是中美之间的孤立事件,而是后危机时期的一场全球博弈战,人民币升值与否应是中国的主动选择。

1.人民币升值预期的背景和原因

人民币升值问题一直是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经贸关系中的焦点之一。通过分析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走势可以看出,自从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827.65元人民币兑100美元,一直升值到2010年9月29日669.36元人民币兑100美元,累计升值幅度达19.13%以上。 分析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主要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原因,其中,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GDP在30多年来一直保持8%以上的高速增长。这使得日本、美国等西方国家希望通过要求人民币升值来阻止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自2005年汇改之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非但没有下降,还一度快速上升,虽然在2008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中国最先走出金融危机,实现经济的有效复苏和增长。从前面介绍的日本和德国货币升值的背景分析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经济的崛起必然伴随着货币的升值,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是货币升值的一个强大驱动因素。

2)大量贸易顺差的持续存在

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的对外贸易一直表现为持续顺差,并且汇改之后还一度继续快速增长。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的贸易顺差增长才出现下降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我国贸易环境也逐步改善,外贸条件不断回暖,贸易顺差现象再次明显。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一国如果持续存在大量的贸易顺差,该国外汇收入就会持续增加,从而导致该国货币出现升值现象。我国一度存在以及在不久的将来继续出现的大量贸易顺差是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形成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主要动力之一。

3)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

在汇改以后,我国的通货膨胀压力曾一度非常明显,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央行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一再使用货币政策工具控制通货膨胀,其中,调高利率是其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这种以调高利率所代表的从紧货币政策也给人民币升值带来了压力。从目前的情况看,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投放了前所未有的天量新增贷款,在经济复苏得到确认的背景下,信贷大量扩展导致了推升了股市和楼市价格上涨,资产价格泡沫有逐渐放大的可能,为了应对可能的通货膨胀压力,很可能逐渐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采取相应抑制通胀的措施,甚至进行银行加息,这无疑将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最近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加剧已经成为加快人民升值预期的主要内在压力。预计到明年12月,人民币兑美元会达到6.56。非食品类通胀上升会成为推动人民币更快升值的一大因素。人民币的适当升值将有助于缓解国内流动性过剩而产生的通胀压力以及输入型通胀压力。从历史数据来看,每当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时候,人民币升值步伐一般都会加快。

2.人民币升值空间分析

一国货币未来走势一般是由一国经常账户余额以及与别国的通货膨胀差异和经济增长差异决定的,同时也离不开全球汇率体系这个前提。要精确预测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幅度是多少,在人民币不可兑换的前提下,很难给予明确的答案。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渐回暖,中国经济复苏得到了确认,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框架内,人民币升值内外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人民币很可能重返“双向波动,小幅升值”的轨道,从长期来说,通过我国汇率政策的改革和一篮子货币的选择,人民币升值是一个价值逐渐回归的过程。

短期而言,随着经济复苏得到确认,外贸条件得到改善的同时通货膨胀也逐渐抬头,此外,美元的持续走软将导致人民币对其它主要货币被动贬值,与国内经济基本面相成背离,对于中国2009年至2010年出现的8.7%的经济增长以及2009年前9个月高达1355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而言,人民币继续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比价关系将受到境内外的怀疑和压力,这将很大程度上使人民币随着经济退出政策的推出而逐渐重返升值轨道,实现小幅升值。长期来看,人民币价值回归将是多方面博弈的合理结果。人民币的合理评估对全球汇率水平的稳定将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有利于调整我国经济增长结构,刺激国内消费需求,平衡国内外收支水平,同时还可以减轻进口商品的价格压力,适度屏蔽输入型通货膨胀风险。但不论短期和长期而言,人民币不太可能大幅升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仅靠汇率大幅调整无法解决中国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大量盈余的问题,甚至会冲击国内经济的正常运行。

 
话题:



0

推荐

何诚颖

何诚颖

618篇文章 4年前更新

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研究员(教授),国内著名金融证券专家,国信证券监事会主席、发展研究总部总经理,博士后工作站办公室主任。 2009中国青年经济学者优秀论文提名奖获得者,荣获2009年中国管理科学理论成就奖,改革开放30年中国管理科学理论成就奖,获世界金融实验室2004年度大奖,被评为2004年中国最具声望的100位证券分析师,2005年、2007年中国百名管理科学杰出研究者。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 》、《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等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10多部。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