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解析“李克强经济学”(一)

1. 前言:改革与危机赛跑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走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倒W形态。事实上,自2008年开始已经进入下行通道,两位数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不可能再出现,中长期经济增长中枢下移难以避免。20131季度GDP增长率为7.7%,二季度预计为7.5%。经济增长失速,逼近官方设定的“下限”。当前我国经济增幅放缓,主要是经济中的一些长期性的结构性导致的。

首先,净出口的拉动作用变弱。净出口目前对中国经济增长呈现负向拉动作用。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中国出口贸易受到较大影响。20092012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4.8%7.9%-5.8%-2.2%。预计短期内,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难以改观。其次,消费短内期难以启动。20092012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2.5%37.3%51.6%51.8%。尽管2012年消费贡献率已经超过投资贡献率,但短期内消费仍难以发挥主导作用。一是我国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还不完善,社保水平较低,居民防御性储蓄增加造成消费率低。二是住房、教育、医疗等支出居高不下,这些硬性需求制约着人们的消费能力。三是收入分配不均衡,居民报酬占比下降,居民实际购买力提升乏力。第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困难,难以形成新的消费群体和消费需求。短期内,这些制约消费的因素尚难以解决。最后,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大规模投资建设高峰期已经基本结束。在四万亿投资刺激下,2009年三季度,资本形成总额(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近10年以来的最高点,为94.9%,到2010年一季度则迅速下滑至57.9%,此后逐步下滑。2013年一季度,投资贡献率更是跌至30.3%,已经达到近几年的最低点。尤其是当前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县市以及政府更是债务缠身,中央政府的大量支出为保民生的医疗、教育等硬性指出所占据。政府再次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是不现实的。

随着宏观经济已经进入下行轨道,改革也到了深水区。如果不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的模式,随时可能爆发新的危机。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出现的问题,都是由于债务积累,企业、地方政府甚至整个国家的资产负债表的杠杆率过高,最终大多表现为或大或小范围内的偿债问题。以往宏观经济每次出现这类问题,惯常的解决办法是采用所谓“中国模式”,也就是强势政府动员资源海量地投入去救市。例如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后,2009年用4万亿投资、10万亿贷款,一度把GDP增长率拉到8%以上。但是不利后果随之出现:首先,高增长速度只维持了不到一年,经济增速就开始连续5个季度下降,2013年二季度的GDP增长率只有7.5%;其次,整个公私部门的负债率都在增大,尤其20125月以后,许多地方又通过政府融资平台,通过各种各样的表外业务、城投债,募集了巨额资金进行各种建设;最后,货币超发与债务积累互相作用,最终导致宏观经济大幅波动。

今天我国宏观经济领域再一次面临严重的债务问题,而且实体经济中的债务危机有向金融领域蔓延的趋势。目前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领域频频出现的流动性危机,就是严重债务问题的突出表现。例如,20136月,银行业爆发“钱荒”,隔夜拆借利率一度高达30%,市场风传一些大中型银行违约,严重威胁到整个银行系统的稳定性。

国务院参事夏斌甚至认为,当前的中国已经存在事实上的金融危机现象。危机的典型表现——企业倒闭、破产、金融机构倒闭、破产,资不抵债、不良贷款上升、经济萎缩——目前中国都存在,有些企业该破产没破产,有些地方融资平台早就资不抵债,是增加了贷款在维持着。所以现在只是危机没有引爆,坏账没有暴露,是在靠多发货币在掩盖。决策者面临的选择不是一般的再去讨论中国经济是否存在系统性风险问题,而是应该尽快的寻找如何逐步刺破泡沫,逐步冲销实际已经造成的损失,来摆脱大面积危机的爆发。

面临经济领域严峻的形式,社会各界普遍认为,以往靠大规模投资来推动经济的做法已经走到了尽头,经济中的深层次问题,只有用崭新的发展理念才能得到解决。改革正在与危机赛跑。

可喜的是,自本届政府自2013315日成立以来,一系列新政接踵而至,包括取消行政审批、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批准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为中小企业减免税负等措施陆续推出。无论是措施的数量还是措施的力度,都集中体现了本届政府锐意革新的意图。耳目一新之余,市场用“李克强经济学”一词来定义本届政府的全新施政纲领。尽管目前官方还没有正式采用“李克强经济学”的提法,但是借助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结合新一届政府的经济施政措施,我们还是能够一窥成型中的“李克强经济学”的风采。

2.  “李克强经济学”的各种解读

国内媒体中,《南方周末》早在2013年两会期间就提出了“李克强经济学”的概念。国外研究机构中,巴克莱在6月份 “钱荒”爆发期间最早提出了“李克强经济学”一词来描述中国新一届政府的经济理念,随即风靡全球各大媒体。

随着“李克强经济学”这一术语的风靡,出现了多种解读。这些解读从各种角度分析了新一届政府的经济政策,试图揭示出其背后的逻辑。但是,由于官方口径中至今尚未正式使用“李克强经济学”的说法,这就表明这些解读都不具有权威性。

2.1巴克莱银行:“李克强经济学”的始作俑者

国外研究机构中,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是最先提出“李克强经济学”(Likonomics)这一概念,目前它关于“李克强经济学”的解读目前是在投资界以及新闻媒体上最流行的解释。

关于“李克强经济学”一词的问世,按照巴克莱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的说法,在于其研究人员观察到:

过去的三个月里,新一届政府顶住了各方面要求出台新的经济刺激措施的一再呼吁,因为由国家牵头的投资不再是可以持续的了。

与此同时,中国决策者开始整顿放贷行为,特别是影子银行业务,以防止资产泡沫的出现。

2013年初时,中国总的信贷规模已经从2008年的9万亿美元跃升至23万亿美元。虽然信贷增速超过20%,但最近几个季度中国名义GDP的增长率却不足10%。也就是扩张信贷对拉动经济增长效果已经在衰减。

6月上海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目前出现的流动性紧张状况以及央行随后发表的言论似乎都显示,决策者决心约束国内的放贷机构。

这一切都促使巴克莱的研究人员思考中国新一届政府经济理念的变化。结果就是“李克强经济学”这一新名词的问世。据黄益平的描述,“李克强经济学”这个新名词的诞生颇有戏剧性:

报告原本计划于(6月)27日凌晨发布,后来被研究部主管们压下了,理由是报告中提到的“硬着陆”问题需要经过更广泛的内部讨论,不然可能会令其他分析师们措手不及。不过人算不如天算,当天上午9点多系统自动把报告发出来了。原来纽约的主管们虽然做了决定,却忘了让新加坡的同事把报告从系统中撤下来。……他们没有料到Likonomics这个词会一夜走红……

当前,广为流传的“李克强经济学” 的三个重要支柱——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以及结构性改革——就是黄益平为首的巴克莱研究人员的概括。不过,三个支柱的概括似乎掩盖了黄益平等巴克莱研究人员所认为的“李克强经济学”实际上是一种硬着陆经济学的看法。在他们看来,“李克强经济学”代表着用短痛换取长期的益处。巴克莱的报告预计,本届政府的政策将把中国推向“临时硬着陆”,未来三年里,中国的季度经济增速会降至3%。不过在那之后,中国经济应能迅速反弹。要让中国经济走上可持续之路,即未来10年内保持每年6%-8%左右的经济增长率,“李克强经济学”恰是中国所需要的。除非经济和市场面临迫在眉睫的崩溃风险,预计中国决策者不会采取激进的财政和货币扩张政策。

黄益平在诠释“李克强经济学”时的核心观点就是硬着陆不可避免,也并不可怕。认为人们有必要打破关于硬着陆的恐惧症。过去就是因为怕硬着陆,不敢改革,过度刺激。这些做法造成的新问题比它们所解决的问题要多得多,也严重得多。黄益平支持破除“硬着陆”恐惧症基于如下理由

所谓的“硬着陆”不存在客观标准。今天被看作硬着陆的增长减速,明天则不一定。几年前多数人将GDP增速落到8%以下看做硬着陆,现在低于8%已经成为常态。目前不少人可能仍然将GDP增速滑到7%以下看做硬着陆,但这个看法明年就可能改变。要知道“保八”是15年前提出的口号,那时中国的劳动人口每年以800万的数量增加,2012年劳动人口已经减少了350万。既然如此,所谓的硬着陆也即GDP增速回落到3%左右究竟会造成多大的痛苦呢?

中国经济增长在未来几年发生周期性显著减速或者硬着陆,从逻辑上看有其必然性。过去独特的增长模式即高速增长与结构失衡的结合体,可归因为改革期间不对称的市场化策略, 一方面产品市场已经完全放开,另一方面要素市场扭曲依然普遍而严重。劳动力、资本、土地和能源等市场的扭曲压低了生产成本,相当于为投资者、生产者与出口商提供变相的补贴,而向居民变相地征税。这一将收入从居民转移到企业的特殊再分配机制正是促成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导致了结构失衡、效率低下和收入不均等问题。这一模式现在正在失效,故硬着陆难以避免。其实,中国增长模式已经开始出现转变。GDP增速已经从前几年的10%降到了目前的7.5%左右,经济再平衡也已经开始:经常项目的顺差大幅缩小、收入分配明显改善、甚至消费占GDP之比也逐步回升。而促成这些转变的主要原因,就是因劳动力短缺而出现的工资高速上涨,从而逆转了过去由家户向企业的收入再分配。不过工资上涨仅仅是成本冲击的第一波,资金与能源价格上涨将是成本冲击的第二波。一旦资本与能源成本实现正常化,一大批杠杆化程度高但已经面临严重产能过剩压力的重工业企业将陷入财务困难。普遍的去产能过程可能导致经济快速下行,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经济硬着陆很难完全避免。

增长硬着陆短期内会造成一定的困难,但却是长期走向可持续增长的必经之路。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潜力还远远高于3%,经济下行是个周期性而非永久性的现象。比如利率市场化可能会打击杠杆率较高的国有重工业部门的生产,但非国有部门则可能由此改善融资条件从而实现更高速的增长。总体看来要素市场扭曲的消除应该有益于总效率的提高。换个角度看,发生临时性的经济硬着陆,其实就是经济周期正常化的一个具体表现。周期性意味着有低谷就有高峰。周期性下行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帮助经济的质量,即经济下行时就可以把那些质量不太高的投资项目挤出去,同时也能提高下一轮投资、信贷决策的质量。过去我们经济没有明显的上下行,不管是好项目还是坏项目,只要上了马都能存活下来,实际是显著地降低了经济的平均质量。

“四万亿”的教训。四万亿刺激措施虽然在短期内保住了增长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基础设施领域产能过剩、地方政府举债过度、银行资产质量下降、通货膨胀压力上升 、资产泡沫风险增加等等。也就是说,过度追求高增长可能得不偿失。这一反思的直接结果,是2012年年初以来尽管GDP增速不断回落,政府没有再采取激烈的刺激政策。

有趣的是,巴克莱的报告中还总结了“李克强经济学”与“安倍经济学”的异同点。两者都试图完成困难的经济结构性改革。区别在于,“安倍经济学”是要在日本扭转通货紧缩局面并重启经济增长,“李克强经济学”是要在中国给经济减速、去杠杆化并提高增长质量。

2.2海外关于“李克强经济学”的其他解读

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澳大利亚投行麦格理关于“李克强经济学”的观点可能更加贴切——中国将在改革和微调的混合模式下摸索前进。

美银美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认为,李克强总理最近提出“经济下滑不出下限”的要求表明,他领导的新一届政府仍然重视经济增长,努力实现今年全年7. 5%的增长目标,但不会采取一种鲁莽的“激进措施”或者“休克疗法”来解决面临的诸多问题。

台湾政大教授童振源表示,巴克莱的“李克强经济学”没有明确目标,只是现象的观察,而大陆早已展开结构调整。

路透社认为,无论是强调在金融领域守住系统性风险底限,抑或李克强此次明确“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的提法,均透露出新一届政府将以较往届强势的态度推动经济结构凋整,而在政策选择上或许会更多放在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及加大节能环保方面的投资等。

高盛表示,李克强总理在之前的讲话中很少提到“稳增长”,更多强调控制金融风险以及调整经济结构,但79日在广西调研时,明确提出要确保经济增速不滑出“下限”。虽然这暗示政府对短期增长的容忍度有限,但是短期内出台大规模的财政或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不大。尽管如此,中国可能采取温和的财政扩张政策,如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放缓人民币升值速度以支持出口。

关于李克强经济学的系统论述之外,在巴克莱之外,以瑞银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的解读最具系统性。沈建光认为,将“不做刺激,用短期经济下滑而换取长期经济增长”与“李克强经济学”画上等号,并未涵盖其本质。对李克强经济学的三大支柱有别样的解读:理顺要素价格、打破准入限制以及涉足改革深水区。

理顺要素价格。主要原因是当前中国诸多要素价格仍然处于严重的非市场化状态,具体体现在劳动力价格、资金价格、资源价格(土地、水、电、煤、石油、天然气)等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市场机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新一届政府有望在理顺要素市场价格方面有所突破。目前利率市场化进程只剩下存款利率上限没有放开,其余已经完成。近期国债期货也获准重新上市,只待择机推出。如果能够顺利完成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打破准入限制。具体包括简化行政审批、放松投资限制、放开户籍管制等等。简政放权方面,李克强出任总理伊始便宣布承诺本届政府任内取消和下放近600个项目,并提要求各部门按季度列出工作时间表,简化程序,限时办结。另一方面,作为新型城镇化拦路虎的户籍制度,也有可能在近期被打破。日前,国务院提交给全国人大的城镇化报告首次明晰了未来中国各类城市的户籍改革路线,即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合理设定特大城市落户条件等。

涉足改革深水区,即从供给端入手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具体包括产权改革、政府改革、土地流转政策、财税体制改革、医疗改革、住房改革、生产主体改革、生产方式改革、生产结构改革等在内的改革深水区。土地政策改革方面,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五年内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而实现各类农村土地确权是农村土地改革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未来重点将转向如何实现流转,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等方面。财税体制改革方面将突破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税收改革,包括营业税改增值税、房地产税试点推广、个人所得税减免、资源税改革;二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三是完善地方政府债务发债制度;四是完善养老金体系。

总之,未来李克强经济学更类似供给学派,有别于仅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等宏观政策来调节需求端的传统凯恩斯学派。

2.3国内媒体关于“李克强经济学”的解读

2.3.1《南方周末》: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实际上,早在巴克莱的报告发布之前,“李克强经济学” 在中文世界早已是铺天盖地。最早出现的“李克强经济学”源自《南方周末》》2013321日的一篇报道。该报道在解读李克强总理首次记者会传达出的经济哲学时,总结了作者所认为的“李克强经济学”三个方面:

首先,李克强没有强调政府要做什么,而是首先厘清政府不做什么。明确本届政府改革的核心就是简政放权。“就是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政府管住、管好它应该管的事。”“现在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还有1700多项,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削减1/3以上。”

其次,李克强实际宣布了萧条经济学的结束,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刺激政策将不再继续。用财政主导的大投资来保增长显然已不是李克强经济学的主题,相反,他表示要削减政府开支,并明确约法三章。

最后,如果没有财政主导的大投资,没有宽松货币和高流动性,中国经济如何发展和增长?李克强的答案是,“推动经济转型,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并且使质量和效益、就业和收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新提升,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同时,推动民营资本顺利有效地进入金融、能源、铁路等领域,还要推进社会领域的相关改革,促进社会的纵向流动。一句话,通过改革和制度升级来实现中国经济的升级。

总之,《南方周末》将“李克强经济学”的内涵简要概括为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让中国经济重回市场的轨道。

2.3.2官方媒体:回避使用

时至今日,官方权威媒体在采取“李克强经济学”的说法都比较慎重。在“李克强经济学”一词风靡境内外众多媒体的情况下,作为中共中央喉舌和机关报的《人民日报》,至今也未引用“李克强经济学”这个概念(截至2013710日)。这表明了官方对“李克强经济学”的提法的慎重。

2.3.3部分经济学家:“一个陷阱?”

中国人民银行前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认为中国领导人 “被经济学”了。他在微博中强调了中外以领导人命名的经济学的重大不同之处:

安倍等等有自己命名的经济学;如今,中国领导人也“被经济学”了。有何不同?安倍经济学是自己明确认可的。而中国领导人的“经济学”是被金融界带帽的,其内涵难免反映命名者的主观愿望。中国发明了一个新政策游说玩法:给决策者带“xxx经济学”的高帽。

言外之意就是并不存在所谓的李克强经济学。

浦东(上海)台湾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盛九元表示,巴克莱的只是一家之言,把问题过分简化,“调结构、促改革、保稳定”才是政策的核心。

更有一些境内外经济学家认为,李克强总理近期关于经济增长上下限的表述,其实是对外资投行近日炒作的“李克强经济学”的直接否定。他们认为巴克莱方案其实就是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为俄罗斯开出的休克疗法的变种,而俄使用休克疗法结果惨败。这种“诱错式”的炒作,中国经历得太多了。抛开外资投行的恶意,中国经济也根本不需要波动,那是不必要的代价。近期一些关于“李克强经济学”的提法甚至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误读。第一个误读,就是认为政府对经济增长容忍度大幅下降,进而推断今年GDP增长远低于7.5%的机会很大。另一个常见的误读,就是对财政和货币去杠杆化产生过度忧虑,担心会为经济带来极严重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围绕着李克强经济学出现了迥然不同的看法。一些人将其视为硬着陆的代名词,另一些人将其看作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供给学派在当前的应用,等等。更有甚至,有人认为仅仅是现象的观察,纯属子虚乌有,甚至有人认为这个词的出现根本就是设下一个套子让中国领导人往里面钻。

笔者认为,李克强经济学的确可以有,尤其是在当前的经济局面下。

考察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凡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模式遇到危机、需要转型之时,如果政治家能以超强的前瞻性和领导能力,找到新的发展思路,强力推动转型,就会被冠以“×××经济学”的名号,这对于政治家来说是一种名誉。

话题:



0

推荐

何诚颖

何诚颖

618篇文章 4年前更新

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研究员(教授),国内著名金融证券专家,国信证券监事会主席、发展研究总部总经理,博士后工作站办公室主任。 2009中国青年经济学者优秀论文提名奖获得者,荣获2009年中国管理科学理论成就奖,改革开放30年中国管理科学理论成就奖,获世界金融实验室2004年度大奖,被评为2004年中国最具声望的100位证券分析师,2005年、2007年中国百名管理科学杰出研究者。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 》、《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等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10多部。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