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四、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国务院明确提出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稳定市场预期,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优化增量,盘活存量,同时,部署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这些均为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1、短期面临下行压力

从短期来看,稳健的货币政策意味着依靠宽松货币和信贷大幅扩张来推进经济增长的时代已经终结,货币增速将进入适度增长、结构优化的新阶段,资本市场将面临总体流动性偏紧的局面,“资金市”预期淡出。在政策曲调不改的情况下,短期二级市场难有大级别行情。从最近网上热议的“李克强经济学”的三大支柱(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结构性改革)来看,短期内这三大支柱对资本市场来说都是属于利空消息。同时金融系统去杠杆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预期对于作为股市权重的银行股来说,其估值面临一定压力,因此短期内整个资本市场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从最近网上热议的“李克强经济学”的三大支柱(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结构性改革)来看,短期内这三大支柱对资本市场来说都是属于利空消息。

2、长期存在发展机遇

从长期来看,金融改革提速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金融创新将更具活力,新三板、优先股、资产证券化、并购重组、企业债市场、私募债市场、期货市场等相关领域的创新提升资本市场影响力的同时,也为资本市场的成长壮大提供机遇。另一方面,随着金融资源存量的盘活和增量资源配置效率的通过,更多的金融资源将进入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货币运行效率提高,推动金融系统的资源配置更加优化,而实体经济在金融支持下盈利能力的回升将对资本市场产生中长期的潜在利好。

(二)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代价必然是经济增速的放缓,鉴于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相对长期性,因此,未来几年经济增速将进行一个筑底过程,高增长时代业已终结,经济将进入中速增长通道(6%~8%)。而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全体企业的盈利状况将不容乐观,这对于证券市场来说估值中枢下移的压力必然存在。

另一方面,在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主基调下,过剩产能行业(如水泥、炼钢、炼铁、化纤、电解铝、煤炭等)、政府调控行业(如房地产)等不仅面临存量调整,而且很难获取增量资金,必然是政策挤压的对象,其整体盈利状况堪忧,其估值也有进一步下调的压力。而支柱产业、国际化发展的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民生工程建设等领域将获得有利的政策环境,从长期来看将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因此,对于证券行业来说,除了并购业务可以关注过剩产能行业之外,其余业务应避开这些产业,在其他产业中挖掘业务机会。未来市场板块表现分化应该是常态。

此外,政府对于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将不断加大,中小微企业未来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从最近创业板与中小板指数表现明显好于主板指数正是体现市场对于中小微企业的看好。因此,中小微企业的市场将是未来证券公司争夺的主战场。

)资本市场融资结构的调整

1、证券融资的比重将持续提高

目前发达国家的企业融资主要有两大模式:一种是以英美为代表的以证券融资为主导的模式,证券融资约占企业外部融资的55%以上;另一种是以日本、韩国及德国为代表的以银行贷款融资为主导的模式,银行贷款融资约占企业外部融资的80%以上。我国目前的融资模式就是以银行的间接融资为主。这种模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特别是在证券行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时候,为我国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大的金融支持。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证券市场的日趋成熟,这种银行间接融资独大的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的发展,资金的错配问题、资金使用效率的低下、影子银行风险等等是其重要的表现。研究表明,直接融资能够在资金供给与需求之间构建直联机制,比间接融资更具成本优势,是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有效途径。以美国为例,由于美国是典型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资本市场非常发达,企业行为也已高度的市场化。因此,美国企业主要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和股票方式从资本市场上筹集长期资本,证券融资成为企业外源融资的主导形式。

因此,为了更好地“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监管层提出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破除困扰实体经济融资难的制度性羁绊,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能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就是要提高证券融资方式这种直接融资的规模和比重,进而形成证券融资与银行贷款并重、市场约束性强的多元化融资模式,以满足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未来,监管层将以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目标,继续完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场外市场,不断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缓解经济体对间接融资的依赖,扭转融资结构失衡格局,为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提供匹配的融资选择。并且通过加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信托市场、民间融资市场等融资渠道的建设为企业提供“量体裁衣”式的资金配置,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缓解企业融资压力。

随着相关政策支持的逐步落实和制度的完善,直接融资的比重将逐步提高,在《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中,政府提出了“十二五”期末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提高至15%以上的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11.08%),增加近5%,按2012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5.76万亿元测算,每年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将增加近8000亿元,这将为证券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难得一遇的历史机遇。

2、债券融资市场将进入繁荣

在证券融资方式中,股债失衡曾被认为是我国资本市场重大缺陷之一。中国的债券市场总体来说比较落后,将银行间债券市场、发改委的企业债市场和交易所的债券市场都加在一起,中国的债券市场规模勉强排到全球第四,绝对数远远低于排在第一位的美国和第二位的日本,而且这里面纯粹的公司债规模更小。在美国,每年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远远超过股票,并且还形成了根据发行主体、流通范围、风险程度以及收益率水平等划分的相当复杂的债券体系,还伴生了大量不同风格的投资债券的基金。有资料显示,在美国的证券交易所,每天债券交易量要远远大于股票的交易量,在普通居民的资产结构中,持有债券的比例也要高于股票。在某种意义上,说美国直接融资发达,主要是与债券市场发达有关。

而债券市场不仅能够缓解融资难,而且债券融资能够直接降低融资成本,并且对于市场化利率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债券市场发展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社会融资结构和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当前,我国债券市场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从债券市场的统一(统一准入条件、统一信息披露标准、统一资信评级要求、统一投资者市场性制度、统一投资者保护制度),促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到公司(企业)债、中期票据、地方政府债券、市政债和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等债券的发行与场外交易,稳步扩大债券发行规模。

债券融资市场的繁荣也将为证券公司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作为融资主体,证券公司可积极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券、金融债券等筹集更多资金,扩大资金来源。同时,债券融资市场的繁荣也将为证券公司提供良好的业务空间。作为发行和承销商,证券公司在公司(企业)债、地方政府债券、市政债和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的发行、承销、做市机会。作为投资主体,证券公司可将资金积极投资于债券市场,扩大收入来源。以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为例,证券公司可以将资金来投资中于小企业私募债券,既可以获取利差收入,还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的供求矛盾,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资本市场迎来新一轮创新潮

1、证券市场制度创新潮

为了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监管层提出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而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制度创新是关键。成熟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经验表明,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对于保障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萨拉在《证券市场的兴起》一文中指出,伴随着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强制性信息披露和其它监管措施的实施,美国股票市场才再次超过英国,成为全球最大股票市场。因此,借助此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春风,未来金融领域的改革将不断推进,我国资本市场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制度创新浪潮,特别是股市的制度创新必将继续深入。

金融改革的制度红利将体现在证券行业监管放松、业务监管放松、行政监管放松等方面,这将为券商发展提供机遇和挑战。比如,监管层提出将进一步优化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市场的制度安排,完善发行、定价、并购重组等方面的各项制度。适当放宽创业板对创新型、成长型企业的财务准入标准等等。在201371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上,证监会主席肖刚表示将优化创业板准入标准,建立创业板再融资规则体系,形成适合中小微企业特点的“小额、快速、灵活”的融资方式。创业板扩容、创业板再融资对于券商来讲未来又是一轮新的机遇。

2、证券市场产品创新带来创新业务发展机遇

同时,“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就必须推动资本市场的改革,通过资本市场的产品创新实现对金融存量的盘活和对金融增量的有效配置,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因此,未来资本市场将面临一波产品创新潮流,包括商业银行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并购贷款、银行优先股等)和证券市场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新三板、企业债和中小企业私募债市场、企业优先股、资产证券化产品、期货市场品种、风险投资基金产品等等)。证券市场产品创新将为证券行业的创新业务带来持续的发展机遇,这也将促使券商发展由佣金驱动向金融产品创新驱动的逐步转变,真正改善行业的盈利结构。因此,能否领先布局空间巨大的创新业务领域是决定未来券商竞争力和行业地位的关键。

五、当前证券公司应对总体思路与具体对策

(一)总体思路

推进金融改革,“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是当前及今后金融工作的主要方向。因此,证券公司必须围绕这个主方向,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首先,由于经济增速放缓、资金面趋紧、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的大背景下,二级股票市场难有大的行情,股票市场的分化现象将愈加明显。对于证券公司自营投资来说,投资操作难度将加大,自营须把握股票市场结构性投资机会,丰富股票之外的其他投资标的(如商品期货、债券期货、优先股等),充分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开展量化投资等。对于经纪业务来说,未来交投状况也不会有很大提升,对此,经纪业务应该尽快转型,深化服务,大力发展投资顾问业务提升创新能力,积极开展创新业务,打造以服务佣金为主的盈利模式。另外,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意味着未来我国经济系统内将有一波大的并购潮,特别是在产能过剩领域,对此,证券公司不仅可以提供并购业务财富顾问服务,而且直投业务也可以介入企业并购之中,同时并购基金也存在较大发展机会。

其次,为了提高证券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IPO市场开闸势在必行,而且未来IPO主要集中在创业板方面,而主板的IPO、股权再融资等市场会受到一定程度抑制。而且债券融资是未来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的关键,监管层将大力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因此,证券公司应关注放宽创业板对创新型、成长型企业的财务准入标准的保荐业务机会;中小企业债券发行、承销机会等。

再次,在金融改革推进“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的大背景下,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对于证券公司来说,未来创新业务方面存在很大的机会空间。比如新三板扩容的挂牌、定向融资顾问、交易佣金、转板承销机会;企业优先股放开的保荐、承销、自营投资机会;资产证券化业务开放的财务咨询、承销、经纪、做市服务机会;柜台市场的非标产品开发、定价、销售、做市机会等等

最后,立足中小微企业市场。随着政策对于中小微企业的倾斜,各项小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项目的放开(创业板准入标准放开、优先股发行、股权质押等),未来中小微企业市场将是未来证券公司争夺的主战场。因此,公司应立足中小微企业市场,培养与中小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在公司内部建立企业动态信息库,跟踪企业需求,为提供中小微企业全方位金融服务(比如在投行完成对一家企业的保荐业务后,可能过一段时间该企业或其关联企业需要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增资扩股价值挖掘报告等其他财富顾问服务,研究部门可以利用之前建立的关系进行业务介入,这样可节省一定的业务搜寻、关系联络等前期成本)。

 

话题:



0

推荐

何诚颖

何诚颖

618篇文章 4年前更新

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研究员(教授),国内著名金融证券专家,国信证券监事会主席、发展研究总部总经理,博士后工作站办公室主任。 2009中国青年经济学者优秀论文提名奖获得者,荣获2009年中国管理科学理论成就奖,改革开放30年中国管理科学理论成就奖,获世界金融实验室2004年度大奖,被评为2004年中国最具声望的100位证券分析师,2005年、2007年中国百名管理科学杰出研究者。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 》、《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等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10多部。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