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国家统计局上周公布了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数据显示,9月份CPI同比上涨6.1%,较上月6.2%回落0.1个百分点。PPI同比上涨6.5%,环比持平。PMI同比上涨51.2%,较上月50.9%上升0.3个百分点。出口增长17.1%,较8月24.5%、7月20.4%呈现回落态势。进口增长20.9%,较8月30.2%和7月22.9%均有所下降。

  • 三季度宏观数据剖析

通胀压力下宏观调控政策将维持收紧态势

CPI第三季度一直处于6%以上高位,但相对7、8月的6.5%和6.2%,有一定的回落。物价快速上涨的压力虽有所减轻,但新涨价因素仍然存在,各类价格环比依然小幅上涨。近期市场食品方面,猪肉、鸡蛋等受季节因素影响环比出现较大涨幅;非食品方面,由于国内汽油价格9月并未出现调整,而衣着等价格将受季节因素影响,也促使价格指数居高不下。 此前的市场调查预期9月份CPI同比增速最高值6.4%,最低值为5.9%,因此9月份CPI数据符合预期。不过,9月翘尾因素较8月因素虽有下降,但受中秋和国庆假日影响,9月食品和非食品价格环比均存在较大的季节性上涨压力。因此,9月CPI增速维持在6.1%的高位实属正常。

PPI中,2011年1月至9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平均同比上涨7.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平均同比上涨10.4%。PPI总体较7、8月的7.5%和7.3%,大幅回落至6.5%。预计进入四季度后,CPI和PPI涨幅将呈现逐渐回落态势,但四季度货币政策稳健的大基调难有实质性转向,实际操作将在松紧搭配中谨慎权衡,在当前CPI持续徘徊在6%的背景下,保持物价稳定仍是当前货币政策的主要调控目标,央行仍将维持对整体流动性的紧缩力度,整个宏观调控政策将继续维持收紧态势。

PMI指标预示经济增速趋稳

PMI是一个综合指数,由5个扩散指数(分类指数)加权计算而成。5个分类指数及其权数是依据其对经济的先行影响程度确定的。具体包括:新订单指数,权数为30%;生产量指数,权数为25%;从业人员指数,权数为20%;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权数为15%;原材料库存指数,权数为10%。PMI是国际上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之一,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衰退。9月份PMI指数继续小幅回升,预示经济增速下行态势趋稳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从三大需求的增长速度看,总体还是趋降态势,特别是出口增速回落可能性较大。7、8月份工业增长率持续回落。综合各方面因素,未来经济增速继续下行的可能性仍然较大。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较大困难,9月份购进价格指数有所下降,预示企业成本压力可能有所减轻,但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还需尽快增强。

外贸存在稳增长、调结构、促平稳三大挑战

9月份当月,出口1696.7亿美元,增长17.1%;进口1551.6亿美元,增长20.9%;贸易顺差145.1亿美元,收窄12.4%。较7月的314.9亿美元和8月的177.59亿美元大幅下降。受国际需求放缓和国内成本上升等因素制约,前3季度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速呈现高位回落态势,因此中国对外贸易将面临三大挑战:

稳增长。在外部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下,通过解决外贸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保住既有的国际市场份额,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同时逐步扩大内需实现经济持续发展。

调结构。在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促平衡。在重视出口和进口基础上,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在扩大出口同时,更要靠扩大进口;在利用外资的同时,更要靠扩大对外投资。

  • 未来政策走势前瞻

对外贸易政策趋势

出口政策基本稳定。在稳定出口退税政策前提下,会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加大对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改善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健全出口信用风险保障机制,确保出口企业收汇安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避免给外贸企业造成过大冲击。

进口保持扩大趋势。通过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在完善进口贴息、进口信贷、进口关税等政策基础上,为企业扩大进口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外贸发展方式将会转变。在发展和巩固传统比较优势基础上,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在培育品牌、营销网络和研发设计等方面,重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新产品,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将会提高。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重视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鼓励外资重点投向高端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投向中西部地区。

稳妥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完善信贷、外汇、财税、人员出入境等政策基础上,鼓励国内企业在境外建设加工基地、营销网络和研发中心。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可能举措

中国在07年前主要是出口拉动型经济增长,08到10年采取的是投资拉动型增长,出口拉动型带来大量外汇占款,投资拉动型带来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这两种经济增长方式不可持续,为此中国未来要转向消费拉动型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为转向消费拉动型增长,必须要提高国民收入。由于国民收入由三部分组成:国家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居民个人收入,因此就要从这三部分上努力实现国民收入提高。

首先应该调节国家财政收入和居民个人收入的关系,可以通过给居民减税、加大退税力度、继续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举措来实现。其次,调节企业利润和劳动者收入的关系,将央企的利润用于社保体系,让全民分享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再次,必须调节居民的财产性收益来增加居民收入,通过让居民享有国有资产收益、扩大保障性住房的受众比例和居民在资本市场的投资性收益的途径来实现;最后,必须提高农民收入,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民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深化农村市场流通体系改革等途径来实现,同时为落后地区的人民提供就业和创业机会,帮助他们就业脱贫,提高收入。

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展望

由于中国经济对国际贸易依存度已经显著降低,因此这一轮国际经济危机冲击对中国的影响要小于08年的程度,但是应该看到中国的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在于现存的靠政府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可持续,为此,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大势所趋,需要在经济减速中寻找增长的平衡点,完成经济结构转型。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不断深化的改革,减速是有限度的。因此未来中国经济的土地财政、融资方式和银行的盈利模式上将会发生巨大转变。

由于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持续恶化,欧洲债务危机的全面爆发不可避免,所以未来中国经济政策制定将会全面考虑,不一定会因为CPI增速放缓而放松国内从紧政策。中国当前的宏观调控将会保持既定路径,而且会在财税体制、中央和地方关系,官员评价体系、融资结构等方面推行一些基础性体制改革。未来会在加大财政投入为主的融资力度,推进水利和公共住房等大项目,促进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

话题:



0

推荐

何诚颖

何诚颖

618篇文章 4年前更新

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研究员(教授),国内著名金融证券专家,国信证券监事会主席、发展研究总部总经理,博士后工作站办公室主任。 2009中国青年经济学者优秀论文提名奖获得者,荣获2009年中国管理科学理论成就奖,改革开放30年中国管理科学理论成就奖,获世界金融实验室2004年度大奖,被评为2004年中国最具声望的100位证券分析师,2005年、2007年中国百名管理科学杰出研究者。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 》、《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等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10多部。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