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节前市场普跌、上证指数跌破2900点,周五小幅反弹收于2911点。行业上,除了白酒、银行、电力等板块有所表现外,其余板块均出现了较大的下挫。周期性板块与弱周期板块均有回落,风格上以创业板、中小板为代表的小盘股跌幅较大。在成交量不断萎缩、市场投资者忧虑心情加重的情况下,市场以“五阴加一阳”的表现结束了四月行情。

上周市场的下跌,缘于两点。一是通胀下政策紧缩,增量资金许久未见动作,导致上证指数3050点附近一直没有向上突破;其次,年报以及季报所披露的企业业绩大幅回落现象,成为引发创业板等高估值个股暴跌的催化剂。在流动性和业绩的双重压力下,市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也是“图穷匕首见”的必然结果。

当前经济形势令监管层十分纠结,一方面,在高企的通胀水平之下,一旦投资旺盛,通胀可能也将随之上行,另一方面,如果紧缩过度引发需求萎缩,经济却有可能陷入滞涨状态。考虑到诸多因素的糅合,市场仍然顾虑重重,存在较大分歧,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政策取向仍将呈现投鼠忌器的两难态势,市场也可能继续在纠结中前行。

 

一、四月行情回顾:过山车行情

行情未能在4月得到延续。上证指数用了一半的交易时间上涨,获得了3067的新高,却又用了另一半的时间下跌,月末出现跌破2900点的现象。市场再次表现在3000点上方积聚风险,3000点攻关战仍未胜利。

4月行情难以取得突破的信号一直体现在成交量中——成交量难以有效放大是制约行情进一步表现的重要原因。日均2500亿的成交则仅仅起到防守2900点一线的作用,当行情转向大盘权重而成交额始终不能有效放大则意味着向上的攻击很难奏效。可以看到,4月成交继续同比萎缩,因此3067点之后出现的快速调整并不奇怪,而中小板和创业板在扩容、解禁负担较重的情况下出现成交量同比25%-30%的下降则说明较多资金正在回避相关板块。

回顾四月行情,则不可不提两个板块:创业板和B股,创业板经历持续的加速下跌,而B股则在最后两三个交易日出现悬崖式暴跌。创业板泡沫业已破灭,在高点下来,已经跌去四分之一,俨然步入板块熊市。在扩容到200只股票后,在业绩增长不能支撑高市盈率之后,创业板出现泡沫破灭不足为怪,早在预料之中。而B股的恐慌性暴跌则很难找到直接原因,对市场有一定负面效应。但是局部泡沫破灭,对市场的重整,对价值取向的回归,却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其实创业板泡沫破灭过程早已自年初开始,只是信心彻底被击碎是在四月中下旬,创业扳指在下跌20%之后仍不止步,并且出现短短数日跌幅超一成以上的恐慌局面。如果前期,持有人还寄希望于高送转的话,则4月一切题材都已经无济于事,业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业绩支撑不了高估值,泡沫就只能走向破灭。相较于创业板指临近去年6月低点,主板市场指数则仍旧维持高位,显著强于创业板和中小板指数,主板市场并无任何恐慌下跌情形,相反,银行、钢铁等低估值板块还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足见高估值与低估值之间经纬分明的不同走向。

从各指数表现来看,4月部分继承了3月的权重股行情。尽管全部A股下跌超过1%,但下跌主要来自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重挫5.4%和9.5%,而最能代表大蓝筹的上证50指数和180指数均录得正收益,分别上涨1.25%和0.41%。投资者的偏好在风格指数表现上也能看到。低价股、低市净率、低市盈率板块在3-4月份都有持续优秀表现,中盘和小盘个股则连续两个月下跌。总体而言,低估值个股是4月行情的中坚力量,但活跃指数成分股的一枝独秀则反映出市场并非蓝筹行情那么简单,大盘股和绩优股亦并非市场的领涨力量。从领涨个股的情况可验证这一点:重组、再融资等主题炒作主导了涨幅榜,小盘股的业绩地雷和估值雪崩则主导跌幅榜。

表1:4月个股涨跌幅领先情况

 

证券简称

月度涨跌幅(%)

证券简称

月度涨跌幅(%)

大成股份

55.73

海普瑞

-37.78

美欣达

50.85

大立科技

-31.61

氯碱化工

48.85

中瑞思创

-29.84

济南钢铁

47.08

国民技术

-28.74

ST中源

46.63

汉王科技

-28.62

安信信托

46.47

国统股份

-27.23

洛阳玻璃

39.67

昌九生化

-27.03

莱钢股份

38.23

康芝药业

-26.39

冠福家用

38.12

达刚路机

-26.11

迪康药业

37.05

步森股份

-25.68

行业表现在过去两个月内呈现明显的结构性分化。农业、医药、建材、信息服务、交运设备、机械设备、信息设备、电子元器件等行业板块连续调整,累积跌幅较大。可以很明显看到其中包含了大部分新消费和新兴产业板块,如医药、信息、电子元器件、机械等都是保持较长时间强势的行业,这也决定了其调整时间和幅度相对亦较大。

综上所述,4月A股表现显示出在资金面总体紧张情况下,投资者风格偏好的转变,以及这种转变在目前市场资金条件下的必然演变。在面对不断加强的流动性回收政策以及越来越不确定的经济前景预期,投资者需要更长时间来消化2010年中小市值个股的估值疯狂。这种转变在初期表现为资金从中小板、创业板个股转向周期类、权重类板块。但同时,市场资金面的制约条件愈加收紧,因此周期权重板块的表现只能表现为快速的轮动和对资金不断的消耗。从这个意义上来看,3067点再现3186点的断崖式下跌是由市场内在因素决定的。

 

二、五月行情前瞻:还在收缩战线

较之以往,决定五月份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并没有多大变化,预计未来行情的制约条件不仅来自流动性紧缩预期,经济增长放缓带来企业盈利的下降将逐渐成为市场新的担忧。

(一)库存上升加剧市场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情绪

并未完全复苏的需求和实际景气的生产最终导致存货的增加。4月PMI数据的下降对此已经有所反应。一方面源于4月PMI相比3月有明显的下降,使得3月PMI的反弹成色明显不足,结合汇丰PMI在4月出现的持平表现,预计不仅在私营单位,中国制造业整体行业景气都已出现回落迹象。而另一方面,可以看到4月PMI数据低于2005年有记录以来的平均水平,而汇丰PMI指数则自今年2月开始就已经低于平均水平,制造业的景气实际上处于并不稳定的状态。

与此同时,库存再度成为经济增长预期中令人担忧的一点。无论是原材料库存指数还是产成品库存指数,相比历史趋势来看,目前都处在高位,尤其是原材料库存在3-4月份的上升尤为迅速。一旦下游需求并不能如市场所预期那样转好,而国际商品市场出现大的价格波动,纳闷目前的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都存在价值贬损的风险。

(二)解禁压力较大,新增资金有限

统计显示,5月份解禁的119家上市公司中,股改限售股解禁的公司有24家,少于4月份的35家,首发原股东股份、首发机构配售部分和定向增发机构配售等非股改部分涉及的公司有95家,多于4月份的78家。这119家公司中,解禁股数占解禁前流通A股比例在30%以上的有63家,占当月涉及解禁公司数量的一半多,在100%以上的公司有35家,其中,比例最高前三家公司分别是宁沪高速,海康威视,四维图新。

数据同时显示,119家公司中,限售股解禁的市值在10亿元以上的公司有50家,其中超过100亿元的有宁沪高速、海康威视、青岛海尔、歌尔声学、燕京啤酒、滨江集团、方大炭素共7家公司,前3家公司的解禁市值分别为230.22亿元、176.58亿元、126.28亿元。

值得关注的解禁群体是12家创业板公司的首发原股东限售股解禁,这其中,解禁股数占解禁前流通A股比例最大的三家公司分别是海默股份,国民技术和恒信移动;解禁市值最大的三家公司是国民技术49.11亿元,数码视讯的21.29亿元和中瑞思创18.14亿元。

图1:5月解禁压力较重

从资金供给方面看,情况不容乐观。基金开户方面在3月一度接近2010年3186点的水平,说明2010年基金整体盈利能力超过大盘,得到基民们的认可。但是基金2011年一季报披露亏损359亿元,缺乏赚钱效应,虽然4月申请发行基金在20家左右,但是发行平均份额很难提高,实际上基金一季报已经显示基金总资产的整体下降,因此其后继乏力。至于A股开户方面则一直没有恢复到2010年11月的高峰水平。因此5月增量资金入市力度有限。

(三)市场轮动转向收缩

总体而言,在过去3个月内看到基本上所有行业板块都经过了一定的轮动表现,市场整体是在对存量资金的不断消耗,或以主题快速轮动的“车轮战”方式,或以权重股表现的“消耗战”方式,无论表现形式如何,其本质并未发生变化。只是缺乏持续性,而这就是存量资金消耗式上涨的特征。当这种轮动已经向钢铁、公用事业等低弹性板块轮动的时候,市场资金的活性已经开始下降,而这对一场“消耗战”来说是关键性的转变,这意味着资金运动的范围和能力都可能达到了临界点。

因此,无论是热点切换极快的“车轮战”还是大盘股的“二八”行情都难以在现有条件下继续存在。经过3个月的维持和消耗,市场很有可能通过下跌调整来达到“收缩战线”的目的,以使市场市值表现与所能提供的资金总量相匹配。

 

结合我们对当前宏观、市场环境和历史演变的判断,5月市场表现可能将延续4月中旬开始的调整。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难以为继,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对A股的传导效应增大。国内地产调控进入关键阶段,货币政策收紧继续,上市公司扩容提速,当前经济处于高增长高通胀阶段,市场在上市公司盈利增速下降,估值分化的复杂情况下很难有系统性表现,“戴维斯双杀”效应在中小市值公司中已经充分体现。以退为进,防御为主将是五月市场的主要特征。可能导致指数向上表现的超预期因素应会是流动性方面的正面刺激,成交量的井喷表现将带动权重股再度上攻,但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从并不大。

话题:



0

推荐

何诚颖

何诚颖

618篇文章 4年前更新

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研究员(教授),国内著名金融证券专家,国信证券监事会主席、发展研究总部总经理,博士后工作站办公室主任。 2009中国青年经济学者优秀论文提名奖获得者,荣获2009年中国管理科学理论成就奖,改革开放30年中国管理科学理论成就奖,获世界金融实验室2004年度大奖,被评为2004年中国最具声望的100位证券分析师,2005年、2007年中国百名管理科学杰出研究者。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 》、《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等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10多部。

文章